36小说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康乾盛世,我吃定了! > 第365章 台弯府

第365章 台弯府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高凤翰也通过了,虽是倒数第二名,但却实打实考上了。

这其中的原因,全在于高凤翰对科举已成执念。所以在确定八股文没有天赋后,便果断跑去学习历算,准备去卷明算科。

高凤翰先前说的没错,今年科举明算科并入进士科。对他们这些八股文差的考生而言,的确是大占便宜。

而且高凤翰八股文写的不咋地,不代表其文学造诣不行。

这位可是凭借文学造诣跟郑板桥他们成为好友的,生前得过郑板桥等人的资助,死后郑板桥还亲自为其墓碑题字。

第365章台弯府

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。

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,大明新朝的科举专门加入了历算题。

不再是先前单独列出的明算科,而是必考题,直接占比四成。

这个改动对于传统士子而言,可以说是相当致命了。

历史上,乾隆元年地方官还曾举荐高凤翰去考博学鸿词科(宏避讳乾隆的弘历),这是专门负责给皇帝起草润色诏书的官。

因为八股文的制式文学把考生卷的语文水平稀烂。

关键还在于高凤翰写的一手好字,济南府考官见到其卷子都不由赞叹:“好字啊!这是谁的卷子?”

也就是随口一问,大明新朝虽取消了誊录制(就是让人把考生试卷重新誊抄,防止字迹被考官认出),但还是有糊名的。

糊名、誊录都属于科考常规防弊手段,且还是最后一道手段。

不过朱怡炅要的就是逼这些士子们去学习历算,接受新学问,不要困在八股文的框架下。

而且,朱怡炅没有直接取缔八股文章,还留下六分比,已经是很给面子了。

刘统勋理所当然中了,虽不是解元,却也是榜上第三。

早在明军进兵山东前,刘统勋就已经在有意的学习了解历算学书。不仅是历算,还有各种海外图志,也是来者不拒。

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